宫毯有着独特的东方艺术美感,抽交格律体是“宫毯”的编织特色,一般“京式手工地毯”都为格律体,选用西北土种绵羊毛编织。宫毯的制作用料十分讲究,编织手法更是细腻,需要工艺师设计出织毯的花纹图样,并将它按照织毯的尺寸放大,用不同符号标志出不同颜色的毛线。然后按照图样以经线、纬线交叉的方法将一根根毛线编织成片。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一点点成型。一件宫毯要经过纺毛、染色、放大样稿、织作、平、洗、片、剪、整修等11道工序。
关于宫毯的组色,黄色是五行中土的颜色,被定为最尊贵的颜色。运用在宫毯中,康大师说,寓意皇权的明黄色和浅明黄色也成为了给皇上和皇后织的地毯的专用颜色。
而皇宫内地毯的主要运色也不外乎三种:即白、蓝、黄。一般房内选用蓝加黄,即尊贵和权力的象征,同时庄重肃穆。另外像铺在书房的颜色、特殊场合用的地毯都有规定,有选用三蓝加彩或三蓝加白的,全部以尊贵古朴高雅为主调;很好地配合了皇宫及各种场合的皇家气派。由于北京的水质,宫毯在经过水洗这道工序后会乌下来,不像刚刚织成时那么鲜艳,在含灰中平添的是稳重,非常别具一格,这种透着皇家气派的典雅,被业内人士称为“暗中求漂(漂亮)”。
同样织地毯,在全国评比时,各地织出来的和北京的还是不同样,不仅是规格上没有北京的规范,也不经北京地区水洗,连天津这么近的水洗出来都不会和北京一个样。这正是“兰花照水弄娇斜,白白蓝蓝各一家”。
图案花纹的设计在宫毯中相当于盖房子的图纸,由于皇宫格律体的建筑,宫毯图案布局的风格采用格律体,这使得宫毯格外稳重和严谨。
京式地毯图案的特点是:纹样对称,四平八稳。中央有夔,又有抱角,四外有边、抱角向心,四周由大边做围,抱角纹花呼应。外边、大边、小边,三道边互相对称。宫毯品种从图案上分有仿旧式、古纹式、美术式、彩花式等十几种,其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当属京式和古纹式。
清朝宫廷中集中了大批御用画家的如意馆有专门负责为地毯画这种花样图案画稿的。为了满足皇上的不同口味,除了京城的御用作坊织,还指定委派各地的作坊来织。从严格意义上讲,只有北京织的才能称为“宫毯”。也有各地官员知道皇上喜爱这个,也就投其所好进贡地毯;至今故宫博物院尚陈列有由新疆、西藏等地方官吏向朝廷进贡的贡品———像新疆的和田地毯……至咸丰年,随着西藏达赖喇嘛携藏毯进京,也带来了大批喇嘛艺人在京传艺带徒,北京宫毯开始逐渐繁荣。
我国二三十年代特别时兴织八大绣:唐朝绣、宋朝绣、明朝绣、元朝绣、清朝绣、康熙绣、乾隆绣、宫殿绣等。因此北京织的毯子不仅图案秀美,其织作工艺也留存着严谨的作风,皆尽其丰富的艺术内涵。一件宫毯的价值除了文化、历史的含量外,纯手工编织赋予了北京织毯不菲的价格,尽显出手艺人们的创造力,文化、智慧与辛勤劳作的内涵魅力。(转载)
上一篇:高品低价使京毯行业举步维艰 下一篇:地毯定期清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