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加入收藏
  •  
  •   
徐氏古董地毯网
  • 首 页
  • 关于徐氏
  • 收藏动态
  • 地毯商城
  • 仿古定做
  • 地毯清洗
  • 地毯修补
  • 古玩杂项
  • 古典家具
  • 售后服务
  • 地毯专题
  • 联系我们
高级搜索
本站公告:
地毯出租服务
徐氏地毯-地毯单价依店内明码标价为准
红豆集团对纺织品“下乡”进行有益探索
区别徐氏商城仿古地毯&古董地毯
新研发:植物天然药剂清洗地毯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地毯新闻

康玉生成功复制失传数十年的盘金宫毯

浏览548次

    2003年在北京市首次授予传统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的时候,编织宫毯的康玉生师傅被评为三级工艺美术大师。至今在北京宫毯行业中,康玉生仍然是唯一的一位最高荣誉级别者。康玉生对北京地毯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代表作品有:《永乐宫壁画》、《骏马图》、《柳毅传书》、《仙寿图》等。康玉生老人属鸡,今年已经72岁了,还没有完全退下来。在北京宫毯业,康玉生老人除了不会亲手画图,可谓一位熟练掌握地毯11道工序全部织作技艺的大师。提起这个“大师”称谓来,康玉生老人开玩笑说自己是蒙上的……

    工艺行业协会提出了濒危的“盘金毯”项目,这种盘金毯可以说是宫毯中的极品,可谓是“精美绝伦,巧夺天工”。

    “盘金毯”需要在地毯的正面盘金,背面盘丝;金镶丝缠,所以格外富丽堂皇,彰显皇家气派的雍容华贵;而且这种毯子从民国以后就没有人再织过了。在早年学徒时,康大师曾向南城的一位叫李凤俊的师傅学习过织这种盘金毯,康大师所在的地毯厂专门成立了盘金毯挖掘小组,康玉生老人自然责无旁贷,带着徒弟三进故宫。故宫博物院一般不把“盘金毯”轻易拿出来示人,因为是珍宝,经过博物院院长特批后,故宫的工作人员才从地库里把落满历史尘埃的“盘金毯”抬了出来,康大师他们打开看了又看,并把“盘金毯”的技艺进行了复原整理。康大师和徒弟先试制了“盘金毯”中间一个夔(九条团龙图案)的小样,又拿给故宫的有关专家看后,都说一模一样,甚至还好。

    织这种“盘金毯”,首先需要把一两的赤金捶打成将近一亩地那么广,再切割成韭菜叶那么宽的8万米金线,再折过来后就可以进行手工织作了。因为“盘金毯”在宫毯中的贵重奇珍,据说,过去皇上用它时都尽量绕着它走不去踩它。此次挖掘的“盘金毯”,严格按照原生态制作,其底部全部用真金线来盘,然后再在地毯正中起了龙,为了龙的栩栩如生又进行了雕刻。

    听康大师说,在织小样时由于选用了120道规格的,比故宫看的清朝的100道还密实了;竖着的经线、横着的纬线密度加强了,毛越密实就越好看。还有就是晕了色,从前是没有这种技术的,一对比就非常明显了,颜色不显得那么生硬了……

    宫毯的织作究竟有没有绝密的地方呢?康大师告诉我们,只是手法、内部结构、工艺设计思路上有一些不同。像这行的制作过程早都已形成易记的口诀,没有什么秘密,地毯有地毯的16字口诀,挂毯也有挂毯的八字技法即八种织法。这种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没有绝密可言,更谈不上秘不示人。就是这么十几种技巧织法……

    “宫毯”难得的是:一、它纹样图案的标准、规范;二、它组色上的种种讲究和象征;三、织成后的水洗,其中包含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果是北京宫毯则必须是北京这块地儿的水。

    所以像抽交、拉交、土耳其马蹄扣、中国八字扣的早都已经规范化了,11道织毯工序也已经形成操作流程了,技术上不存在传承不下去了的问题了。但却更加印证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京宫毯关键在于北京这方水土。

上一篇:古旧地毯纹饰体现中国古代文化韵味
下一篇:燕京八绝之京式手工编织地毯

热门文章
  • 古董地毯中博古纹是什么意思?
  • 从宁夏飞来的“波斯地毯”
  • 老地毯清洗维护的正确方法
  • 老旧地毯放置储存方法
  • 万字纹——万福万寿不断头之意
  • 徐氏博物馆中仅有的一条西藏虎皮纹地毯
  • 纯毛地毯掉毛是怎样回事?
  • 古董地毯与现代地毯的区别
  • 百年古董地毯织做过程回放(4)织做过
  • 仿古地毯半成品平活刮毛和清洗过程
  • X34仿包头
    X34仿包头
    仿包头木红底色兰虎皮-XN334
    仿包头木红底色兰虎
    宁夏兰底行龙A2098
    宁夏兰底行龙A20

    兰底龙抱柱一对A973
    兰底龙抱柱一对A9
    A2850
    A2850
    红底色暗八仙图00274
    红底色暗八仙图00


    • 店铺位置
    • 加入会员
    • 使用帮助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2004-2010 徐氏地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16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