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地毯纯天然的毛料、手纺线,染色 的颜料又来自于纯天然的植物与矿石,完全是手工制作,人们逐渐认识到其收藏价值所在,业内人士把它称为“踩在地上的软黄金”。一条纯手工制作的地毯,从绘 图、染线、挂经、编织到成毯后的平剪、水洗、挽穗,总共要经过数十道工序,一般耗时14至18个月才能完成,其繁复的工艺需要制作者具备出色的艺术欣赏能力、高超的手工技艺和极强的毅力与耐心。
宁夏龙抱柱毯
随着收藏热的升温,人们也开始对地毯的收藏有了更系统的认识:他们把目标瞄准古董地毯,亦即距今百年以上的手工地毯。近20年来,在拍卖市场上古毯的成 交价节节攀升,其艺术价值和投资价值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显示出强劲的升值潜力。1996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清晚期宁夏织花蝶纹地毯、民国初期包 头织瓶花八吉祥纹地毯、清晚期宁夏织花卉纹地毯和民国初期青海织藏式地毯,分别以11万、3.08万、1.98万和1.65万元成交。1997年北京翰海 拍卖会上,6件18世纪的宁夏地毯全部成交,除了一条团花地毯的成交价格为9.9万元外,其余5件龙抱柱地毯的成交价格均在12.1万到16.5万元之 间。
清中期丝织地毯
进入本世纪,地毯拍卖的价格更是大幅上扬。在2003年香港佳士得和北京翰海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御用龙纹丝绒地毯和一件清乾隆御用如意纹丝绒地毯, 分别以77.062万和75万元的高价成交。2006年在东方博物拍卖会上,一件罕见的清中期丝织地毯更是以220万元的成交价格傲视群雄。
上一篇:瀚海97秋拍:十八世纪 宁夏龙抱柱地毯 下一篇:手工地毯编织:即将失传的传统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