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马是藏族民众十分喜爱的一项活动,它不仅是农牧民闲暇之余的集会,交流农牧业生产经验的场所,而且是藏民族精神的展示。在西藏,赛马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深受藏族人民喜爱。藏族先民大都过着游牧生活,而马则是人们交往、生产、战争中的重要工具,生活和环境要求人们必须精于骑马之术、从小就受到训练,由此产生了赛马运动。那么马鞍毯在马具中属于必需品之一。
藏毯在中国手工古董地毯中是最具特色的,雪域高原封闭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及高原人特有的粗旷的性格,使地毯保持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无论是织做工艺,还是图案配色都明显区别于其他地毯。西藏人发明的“拉杆结扣法”确定了藏毯栽绒长和绒头粗的特点,一般藏毯编织密度在纵向每5厘米9-13个结,毯面较厚(约在15毫米以上),藏毯的边缘没有缠边。但为宫廷、贵族和寺庙活佛专用的藏毯工艺要精细的多。
马鞍毯颜色鲜艳,图案丰富。马鞍毯本身的装饰效果非常强,进门处,玄关处,壁炉前,卧室床两侧,书房办公桌前,搭配马鞍毯都是很好的选择。毯子小易挪动,调换比较方便,可随意摆放。
西藏自古不产棉花,早期西藏地毯为毛经、毛纬。1904年英国和印度的棉纱和棉织物逐渐进入西藏,由于进口棉纱昂贵,只有宫廷和贵族寺院使用的藏毯才能用棉纱做经纬线,以至于后期的藏毯出现了,毛经、毛纬;棉经、毛纬和棉经棉纬共存的现象。
当地除了使用羊毛材质的同时也采用棉麻织做出适用于马鞍尺寸的藏布代替。专业术语叫做手编毯,手编毯有棉麻材质,也有用棉毛或麻毛。
西藏橘红底色宝相花海水祥云纹马鞍毯,保存完整。年份约清末
藏毯的配色像图案一样粗旷,大气而且鲜艳。在西藏对颜色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寺院和贵族使用黄色、杏黄杏红和大红色,而平民多用蓝色,黑色和驼色。西藏的植物矿物染色比较丰富,常用燃料有:藏红花、大黄、黄柏、蓝草等。
西藏桔黄底双葵八宝边马鞍毯,左右边有破损,可手工修复,不影响使用及其价值
从古至今,马与藏族人民的物质追求和精神渴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马的情感,藏族人民是浓烈,淳酽的,马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最亲密的伙伴,俗话说:“草原男人喜欢骑马、女人喜欢歌舞”。“汉子为马流泪,骏马为人捐命。”马,沉重善贞,赤诚如金。人自马旁走过,亲情溢涌透明。马是牧人心中最干净的生命,口碑说:“赠一条哈达具一匹白马的情谊。”正因为藏族人民对马的崇拜与钟情,自然就超越了一切,放牧、远行、婚嫁迎聚,都要骑自己心爱的马伴行,藏族民歌也有“肩上的钢枪,跨下的骏马,还有热火般的勇气,这是牧民的三件宝贝。”爱马成了牧民的天性,在他们眼里“马虽然长着畜牲的毛皮,却具有神的灵气和感情。”赛马更是西藏人民生活中娱乐的主要内容。所以藏族一年之中的赛马活动不计其数,凡是大型的的节日都有赛马,反映了西藏的民风民俗。赛马是古往今来藏族最持久、最普遍的群众性活动,从选马、驯马到赛马,积累了丰富的“赛马文化”。
西藏兰底色爽团绿底色猫头花边马鞍毯保存完整,年份约清末
藏毯的成熟期是在公元15世纪,在这之前藏毯经历了由溜到尺不戒到汪丹仲丝再到江孜地毯这样一个过程,约有3000年发展过程。15世纪中期在江孜出产了一种叫“卡垫”的地毯,因其织做工艺先进,图案色彩丰富,备受当地人的喜爱。卡垫进入宫廷而名声大噪,贵族、寺院、纷纷订购,一时在江孜形成了“家家有机梁,人人会织毯”的兴旺景象,江孜地毯成了地毯的代名词。
西藏人不论贫穷还是富有,家家都要有地毯,所以藏毯的种类也很多;藏毯主要分为寺院用毯和民用地毯2类。寺院用毯包括:禅毯、柱毯、挂毯、门帘毯等,这些藏毯既有实用性,又有传答佛教信息的功能,所以寺院用毯的图案和配色都极为讲究,图案有龙纹、佛人、八吉祥、万字纹等。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佛教内容。民用毯的实用性更为突出,居室内的卡垫、地毯,游牧民常用的鞍毯、坐垫等等都是高原生活的必需品;这些藏毯的图案多用色彩鲜艳的花卉图纹,其中也融入了佛教符号和中原丝绸的纹样。贵族多使用虎皮纹、狮子纹、龙凤纹,而贫民百姓多用花草纹等图案。(徐氏地毯网)
上一篇:伊历前10个月伊朗地毯出口同比增长19% 下一篇:波斯地毯,凝固时间的艺术